中醫院:杏林春暖惠百姓
本報記者 楊 蕾 2020—4—15
閱讀數:425 本文字數:1228
橘井杏林,芳香四溢。始建于1958年的大豐中醫院,經過60年的發展,現已建設成為一所二級甲等中醫醫院。60年風雨滄桑,60年拼搏芳華,始終堅持艱苦卓絕奮斗精神、昂揚向上拼搏精神的中醫人,今朝砥礪奮進,繼往開來,在創建“三級”中醫醫院的征程上,懸壺濟世的初心更加堅定,脈承岐黃的步伐愈加穩健。
半個世紀的風雨兼程,中醫院始終堅持中醫為主、西醫為輔、中西醫結合的中醫藥服務體系,突出中醫特色,弘揚中醫文化,呵護大豐人民的健康和平安。去年3月,中醫院再踏新征程,正式確立三級醫院工作目標,創建更高水平的現代化中醫院。
創建三級醫院,更是一次全面檢閱。一年來,中醫院對醫療質量、醫療服務、管理能力進行了一次“大閱兵”。從梳理工作制度職責到組織科室開展自查,再到院內全面自評工作,醫院以創建為契機,發現重點問題和薄弱環節,并制定有效措施限期整改。與此同時,全院上下高度重視創建工作,成立領導委員會和各專題工作組,召開創建三級中醫醫院動員大會,各職能部門、各科室成立以科主任、護士長為首的工作小組,確定聯絡員,科主任為第一責任人,形成了一股上下齊心、多方取經,博采眾長,團結一致,攜手共達目標的強大力量。
歧黃之術,源遠流長,該院加強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,提高中醫臨床療效的措施落實,做到科有專病,病有專方。中醫堂專門成立脾胃科等專病專家門診,創建針灸康復科、肛腸科為省級重點???,創建婦產科、耳鼻喉科為市重點???,并與省中醫院專家聯系,在該院成立兒科、腫瘤科、內分泌科名醫工作室,全力打造中醫品牌形象。為更好地發揮中醫藥在疾病預防、保健、養生、康復中的作用,該院重視中醫治未病科建設,運用膏方、熏蒸、藥膳等中醫獨特的療法,為群眾提供中醫預防保健服務。此外,該院大力營造“冬病夏治”“膏方節”等中醫養生專題,普及中醫養生文化,深受廣大群眾的歡迎。
傳承中醫藥瑰寶,中醫人才培養是關鍵。該院在重視人才中實現創新,不斷加強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,通過師承帶徒、中醫適宜技術培訓、送出去請進來等多種方式方法引進和培養中醫藥人才,形成合理的中醫藥人才梯隊,一批中醫名科名醫在患者中口口相傳。與此同時,聘請一批省內知名專家長期來院坐診、帶教、授課、手術,做好中醫傳承,以推動醫院中醫學科建設,提升整體醫療技術水平。
金杯銀杯,不如患者的口碑,三級醫院創建最終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呵護百姓健康。如何落實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,牢固樹立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,必須以黨建帶隊伍。院領導班子深知,抓發展必須抓黨建。醫院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,積極開展精準扶貧活動,發揚無私奉獻、艱苦奮斗的中華傳統美德,以黨建帶隊伍,以黨建促業務,以黨建樹形象,致力于辦人民滿意的醫院。
盛世逢機遇,使命勇擔當。去年11月,中醫院整體搬遷至人民醫院老院區。面積從原來的2.8萬平米增加到5.4萬平米,床位由原來的460張增加到800張。今日的大豐中醫院,正朝氣蓬勃、充滿活力,繼續肩負著百姓的健康夢,承載著群眾的幸福感,向著更高的目標奮進。